113年永續發展推動情形
一、公司是否建立推動永續發展之治理架構,且設置推動永續發展專(兼)職單位,並由董事會授權高階管理階層處理,及董事會督導情形?
1.為落實節能減碳、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及強化公司治理,本公司已於111年5月12日董事會決議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並於112年11月10日董事會決議,重新委任三名董事為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其中包含兩名獨立董事。
2.永續發展委員會各功能組
本委員會落實永續發展之精神,依永續發展委員會之決議或指示,指派相關人員組成ESG小組、風險管理小組及誠信經營小組等執行小組,做為永續發展之主要推動單位,其工作範圍涵蓋永續環境(E,Environmental)、社會公益(S,Social)及公司治理(G,Governance)等三大面向。
3.董事會督導情形
分別於113年3月12日、5月9日、8月9日及11月14日之董事會,就本公司永續發展推動執行情形(包含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情形),向董事會提出報告,與會董事除對永續發展推動報告內容表示同意執行外,亦各自提出相關具體建言。
二、公司是否依重大性原則,進行與公司營運相關之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議題之風險評估,並訂定相關風險管理政策或策略?
本公司為建立完善之風險管理制度,降低營運可能面臨的各種風險,以確保本公司持續穩定發展,達到公司永續發展目標,已依據重大性原則,制訂本公司「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做為與公司營運相關之經濟、環境、社會與其他範疇之風險辨識、風險分析、風險評量、風險回應及風險監督審查,並已於113年11月14日董事會報告113年風險管理執行情形。
三、環境議題
(一)公司是否依其產業特性建立合適之環境管理制度?
1.為求環境績效能確實達成,且可達到法規與本公司環境政策之要求,並追求持續改善,參考ISO14000環境管理系統之規範建立本公司環境管理制度。
2.本公司依所屬產業特性與本公司營運需求建立完整的環境管理制度,並持續通過ISO14001及ISO45001(最新有效期間:2026.07)。
3.本公司依其產業特性建立合適之環境管理制度之情形。
4.本公司依公共安全建築法規、消防法規、勞工衛生安全法規、廢棄物清理法等維護工作環境及自然環境並依法申報。
(二)公司是否致力於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及使用對環境負荷衝擊低之再生物料?
本公司持續節能減碳之推動,並致力於各項資源利用效率之提升,例如進行全廠照明重新分區利用,逐步以LED燈具汰換傳統燈具、更換廠區老舊冰水機,以提高設備使用效能、更換變頻式冷氣、曝氣槽排風機裝設變頻器及清淨室節能、鍋爐燃料從重油改為天然氣,以降低硫氧化物與氮氧化物之排放及太陽能板綠電設置等措施。
(三)公司是否評估氣候變遷對企業現在及未來的潛在風險與機會,並採取氣候相關議題之因應措施?
全球氣候因溫室氣體效應已產生重大變化,其影響範圍及嚴重程度日益升高,對企業的永續經營形成潛在風險,本公司對此施行各項節能減碳具體措施、提升或優化能源設備使用,以降低因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潛在風險。
(四)公司是否統計過去兩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用水量及廢棄物總重量,並制定節能減碳、溫室氣體減量、減少用水或其他廢棄物管理之政策?
1.本公司最近兩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用水量及廢棄物總重量統計如下(揭露資訊係以本公司為主,未包含轉投資公司):
(1)溫室氣體排放量
年度 | 範疇 | 總計(噸CO2e) | 碳排密集度(噸CO2e/百萬元營業額) |
111 | 範疇一 | 7,744.8849 | 2.03 |
範疇二 | 25,787.1240 | 6.78 | |
合計 | 33,532.0089 | 8.81 | |
112 | 範疇一 | 8,421.5202 | 1.94 |
範疇二 | 27,042.3504 | 6.22 | |
合計 | 35,463.8706 | 8.16 |
(2)總用水量
年度 | 總用水量(度) | 回收率(%) |
111 | 442,254 | 26.01 |
112 | 427,639 | 29.09 |
(3)廢棄物總重量
年度 | 有害廢棄物(公噸) | 非有害廢棄物(公噸) | 合計(公噸) |
111 | 61.035 | 1,093.62 | 1,154.6 |
112 | 508.1696 | 1,107.99 | 1,616.1596 |
2.本公司致力於減少營運活動對環境的衝擊,執行全公司節能減碳方案,並與各部門關鍵績效指標(KPI)連結,訂定目標及執行專案。節能減碳執行方案與具體措施:
●廠區於飲水機、影印機、換氣扇裝設定時開關,節省下班時間假性需求。
●廠區照明重新分區利用,並逐步將一般燈具汰換為LED燈具。
●設定冷氣溫度在260C或加裝循環扇以減少冷氣用量、清查廠區冷氣狀況,並更換變頻式冷氣。
●減少部分廠區電梯之停靠樓層。
●部分空壓機組停用吸附式乾燥機。
●冰水機效能巡查確認。
●加強巡查實驗室關閉抽風櫃和各區間對外門。
●廢水處理場曝氣槽鼓風機裝設變頻器。
●更換廠區老舊冰水機,以提高設備使用效能,達到節能減碳效果。
●調整清淨室送風量至最佳化,節省風機、冰水機運轉能源。
●廠區防爆正壓箱檢修改善氣密度,減少洩漏,降低空壓機電能浪費。
●廠區氣動風扇增設調壓裝置,避免常態全載造成浪費。
●定期清洗RTO(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蓄熱式焚化爐)阻火器,減少壓差,降低風機運轉之耗能。
●第一期及第二期太陽能板發電設施574.875 KW及239.85 KW,已分於112年年中及113年第四季竣工啟用。
四、社會議題
(一)公司是否依照相關法規及國際人權公約,制定相關之管理政策與程序?
本公司恪守「勞動基準法」及其他相關勞動法規,並制訂「職場不法侵害防制辦法」,藉以保障員工之勞動人權、職場安全及工作權,另本公司在人力資源運用或員工之就業、雇用條件、薪酬、福利、訓練、考評與升遷機會等方面,均以平等及公允之態度辦理之,並無因性別、國籍、種族、社經階級、年齡、婚姻與家庭狀況之不同,而有差別待遇之情事。
本公司支持並尊重國際公認的人權維護,除恪遵政府相關法規,並依對國際人權準則的理解,參考國際公認人權規範,包含《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聯合國全球盟約(The 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 UNGC)》、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工作基本原則與權利宣言》(Declaration of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Rights)等,制訂以人權政策方針,並要求供應鏈夥伴遵循相同原則,有尊嚴地公平對待並尊重所有利害關係人。
本公司定期每季舉辦勞資協調會議,必要時得以召開臨時會議,針對促進勞資合作、勞資關係和諧、勞工福利籌劃議題等進行雙向溝通與協商,會議溝通結果適用於全體員工,113年度共召開4次定期勞資會議。
本公司及供應商皆無發生歧視、使用童工、強迫勞動、歧視或其他違反勞工人權之重大風險或情事。
(二)公司是否訂定及實施合理員工福利措施(包括薪酬、休假及其他福利等),並將經營績效或成果適當反映於員工薪酬?
1.本公司注重兩性平權議題,目前女性職員佔整體員工比重為32%,而高階經營主管中,有7位為女性,比重為44%。
2.本公司藉由組織文化及管理制度,使公司企業願景及策略、部門管理目標、個人工作職掌與績效產出緊密結合,為達此目的,本公司訂有多項員工獎酬辦法,將經營績效或成果適當反映於員工薪酬,並藉以激勵及回饋員工。
(1)績效等第與員工年度績效連結
(2)績效獎金與營收目標相連結
(3)員工持股信託與公司營運成長相連結
(三)公司是否提供員工安全與健康之工作環境,並對員工定期實施安全與健康教育?
1.本公司為防範職業災害的發生,確保全體員工及所有協力廠商、合作夥伴之安全,以提供安全及健康之工作環境,並經2023年12月ISO45001:2018、CNS45001:2018及ISO14001:2015驗證通過。
2.本公司提供員工相關工作安全與健康事項如下:
(1)安全之作業環境
(2)每年辦理員工健康檢查,並對特殊作業人員及高毒性廠房作業人員增加檢查項目。
(3)設置專業護理人員及駐廠醫師臨場服務,提供員工職業傷病及一般傷病之防治、健康諮詢與急救及緊急處理。
(4)每年定期舉辦消防演練教育(包括緊急應變自主演練、進階緊急應變器材訓練、緊急疏散演練)及消防警鈴測試。
(5)每年舉辦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課程,建立危機意識,確保員工執行業務時注意自我人身安全。
(6)每年進行呼吸防護具教育訓練暨密合度測試。
(四)公司是否為員工建立有效之職涯能力發展培訓計畫?
台耀致力於培育人才、精進員工能力,為此預計發展OJT(On the Job Training)學習地圖,規劃一套完整的在職訓練機制,提高新進人員即戰力,並使員工了解個人發展成長方向,從新人訓練、各職位所需專業技能、中高階主管領導能力培訓,皆有專人設計培力專案,透過實體教學、線上學習影片、數位學習平台等多元化的學習管道,並輔以教學滿意度回饋機制,持續精進管理公司的培訓計畫。
113年度內部舉辦及員工申請外部教育訓練課程共271堂,參與內部教育訓練課程計123堂, 4,042人次,由公司補助之外部訓練課程計148堂,361人次,總計4,403人次參與教育訓練課程,每位同仁平均受訓時數為2.41小時,其中男性同仁平均受訓時數為2.3小時,女性同仁平均受訓時數為2.58小時。
(五)針對產品與服務之顧客健康與安全等議題、客戶隱私、行銷及標示,公司是否遵循相關法規及國際準則,並制定相關保護消費者或客戶權益政策及申訴程序?
本公司極為重視客戶之意見,訂有「客戶怨訴處理」辦法,作為客戶各項怨訴之處理依據,另亦設置利害關係人專區,由專人回覆客戶提問、申訴及建議,充分保障客戶權益。
(六)公司是否訂定供應商管理政策,要求供應商在環保、職業安全衛生或勞動人權等議題遵循相關規範,及其實施情形?
本公司往來之供應商均為信譽良好之廠商,且本公司訂有「原、物料供應商資格認定程序」、「原、物料供應商評核程序」及「承攬廠商安全衛生管理辦法」等規範,做為對供應商實施定期評核之依據,以確保良好品質,同時透過到廠稽核方式,確認供應商品質系統符合本公司規範要求,確保本公司生產之產品品質及用料安全。
五、公司是否參考國際通用之報告書編製準則或指引,編製永續報告書等揭露公司非財務資訊之報告書?前揭報告書是否取得第三方驗證單位之確信或保證意見?
本公司已編製並發行2023年永續報告書,本報告書係依循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之 GRI準則(GRI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Standards, GRI Standards) 2021 年版編撰,並於附錄提供 GRI 內容索引。
本公司2023年永續報告書已取得第三方驗證機構艾法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AFNOR Asia Ltd)驗證公司依循AA 1000保證標準,並以第1應用類型(Type 1)、中度保證等級(The Moderate Assurance)作為查證依據,保證本報告書內容符合GRI準則及A A1000AP(2021)當責性原則。